广州市教育基金会赴四川省参加“1+3”签约仪式和工作调研

  • 时间: 2019-09-10
  • 浏览: 3332 次

    2001年6月,广州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关于支持两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的部署,先后集资并向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各捐赠1亿元人民币,设立广州资助民族地区“扶困助学专项基金”(简称“广州助学基金”)。为了更好地增进各参与方的联系、交流与合作,推动项目精准实施,由广州市教育基金会、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共同协商并依托“广州助学基金”项目建立“1+3”工作协作机制,首次工作协作会议于2019年6月27日在成都召开。


    一、四川省省教育厅戴作安副厅长、西藏区教育厅李志鹏副巡视员、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广西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四川省教育基金会负责人与有关人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四川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四川省原副省长徐世群主持,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广西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会和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分别就广州助学基金的实施情况做汇报和交流。
    广州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石安海发言:广州与四川省、西藏、广西自治区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共建关系。广州市教育基金会与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基金会有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四川省的奖教奖学、助教助学工作做得非常好、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为四川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确实是有目共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协作会是一次非常好的交流经验的机会,通过近年的走访和今天的交流,感受到全国教育基金会的蓬勃发展,也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充满希望。四川省基金会所在地成都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今后协作会秘书处设立在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广州助学基金自设立以来,受益的广西、西藏和四川三方在项目管理上的拓展与创新,基金运行、管理和实施上各有特点,三方可以围绕共同的发展目标开展交流,增强三方互动协作,最大限度用好广州助学基金。


    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狄志军发言:“广州助学基金”四川项目自设立以来,资助资金总额共4600多万元,受益学生达24000余人、奖助教师达6200余人,其中,帮扶困难教师2123人。从2013年起,我会根据国家和地方学生资助政策的不断充实完善,在与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广州助学基金”的使用范围和资助对象做了相应调整:一是适当减少对学生资助的规模,将部分生活资助改为励志性(学习)奖励;二是适当加大对教师的帮扶力度,将“三区”学校中因病离岗、家庭困难、收入来源少的一线教师纳入帮扶对象;三是发挥专项基金的“大盘”和“引力”作用,通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项目合作和与市、县教育基金会的工作协作,实现基金收支“1+1>2”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广西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国健发言:2016年,经区教育厅批准,基金会以精准扶贫模式在全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择优办班,每班招收50名学生,每班每年资助25万元,连续资助3年。2016年至2018年,在19所高中开办了27个“筑梦班”(2016级有8个班;2017级有6个班;2018级有13个班),1350名学生得到有效资助,项目投入2025万元。项目实施以来,得到了学生、家长、老师、学校、捐赠人、合作单位等多方肯定,社会效益、教育效益、经济效益良好,已经成为一个可复制、可持续、有效益的教育扶贫品牌项目。


    西藏区教育厅副巡视员李志鹏发言:西藏自治区地广人稀,约有340万常住人口,每年约有2万名大学新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不同,西藏自治区的义务教育得到了国家的全面支持,农牧民子女上学享受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包吃、包住、包学费),所以广州助学基金1亿元本金的增值部分(每年约300万元)主要用于资助立档建卡的贫困大学生,不同程度缓解了学生和家庭困难,帮助数万名藏区子女圆了大学梦。


    会上,四家基金会就“广州助学基金1+3工作协作机制”达成共识,并在现场签署了《广州助学基金“1+3”工作协作机制协议》,以推动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服务。

 


    二、走访和调研“广州助学基金”奖助项目实施情况
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四川省教育基金会、西藏区教育厅调研组一行,先后到汶川县映秀小学、绵虒小学附属幼儿园和松潘县十里乡小学校;茂县新磨小学校、松坪沟乡小学校、凤仪小学校考察调研“广州助学基金”在各县的组织实施工作,并与有关学校校长、教师开展工作交流。
    (一)汶川县映秀小学
    汶川县映秀小学位于“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镇,灾后的映秀小学,按照超高标准重建,每个班级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全部接通网络,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


    广州市教育基金会与四川省教育基金会领导在映秀小学慰问了获得2014年“广州助学基金”贡献奖的老师和2018年受资助的教师。

 


    (二)汶川县绵虒小学附属幼儿园
    汶川县绵虒小学附属幼儿园为2018年度“一村一幼”设施设备改善项目5所试点幼儿园之一,在园幼儿40余人。该校为灾后重建学校,教具设施设备较齐全,篮球场均采用较先进的悬浮地板,教学环境良好,有户外滑梯,摇摇马等基本的设施设备。


    (三)松潘县十里乡小学校
    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了学校办学情况,2002年,该校被确立为“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项目学校”,2005年十里乡“普九”验收合格。2013年被确立为首批“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全面进入教学手段“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阶段,2014年被评为州级“依法治校示范校”。调研组对于该校的喜人成绩给予高度赞扬,勉励校长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流高水平学校。


    (四)茂县新磨小学校
    受山体滑坡影响,该学校是一所灾后恢复重建学校,是羌族聚居乡,叠溪镇8个村,总人口2800余人,满足全镇学龄儿童就读小学,实行全寄宿制标准化管理,实现了公平教育,满足了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改善了该镇教育教学环境。

    (五)茂县松坪沟乡小学校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正在学校菜地种菜的“最美乡村教师”周玄芝校长。1984年,刚刚初中毕业的周玄芝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也是在这一年她来到松坪沟小学当了一名代课老师,从此便选择了她愿意奉献一生的教育事业。她以校为家,将满腔热血倾注在平凡的岗位上。周玄芝校长把自己的赤胆忠心无私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35年来,她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把全部的身心和精力都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在家庭和事业的天平上是难以平衡的。她以校为家,总是把对家人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全体学生。目前,学校新建了全新塑胶跑道,教学教具设备齐全,学校建设的象花园一样美 。2018年,由我会捐赠4台蓝色梦想多媒体设备。在广州助学金资助的四川省最美教师系列表彰活动中,周玄芝校长被评为四川省“最美乡村教师”之一。


    (六)茂县凤仪小学校
    该校是一所历史悠久、教育底蕴深厚的重点小学校。2008年汶州大地震让校园遭受重创,在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异地重建,占地55亩,在校学生2100余人,羌族学生占92%以上,教职工128人,其办学历史和规模,在阿坝州堪居首位。


    三、工作交流及调研所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赴四川参加“1+3”协作会,并与同行互相交流,建立和形成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协作机制,了解彼此的帮扶需求,积极寻求加强协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推动教育公益事业发展,更好的为本地教育服务,应教育所需教育所做,补漏防缺,做政府难做我们能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组织服务教育的优势和作用。
    (二)通过对阿坝州汶川县、松潘县、茂县等地的中小学校的走访及调研,感受到受奖助的教师在获得“广州助学基金”这份深情和关爱的感激之情,对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引领基层学校的教师努力工作起到重要作用。今后,我会拟加大对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力度,特别是在组织两地教师师资培训、资助贫困师生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使“广州助学基金会”项目在四川省发挥更大作用。


广州市教育基金会
扫一扫关注